1)4. 小说连载_重生香江1986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所以,金镛破天荒地把稿酬价格提升至千字三百元,只差五十元就追平了此时号称香江稿酬第一人的倪框,对方现在的长篇小说稿酬是千字三百五十元。

  在八十年代初期,倪框的最高稿酬曾经达到过千字五百元,但那是一时的炒作,他如今的真正稿酬是千字三百五十元左右。

  对于一部新人作家所写的长篇小说,金镛自问这个报价已是极有诚意。

  而且依照《明报》以往的惯例,长篇小说的报价,一向是偏低的。

  “没问题,这个价格我同意。”听了金镛的报价,林嘉竣异常爽快的答应下来。

  不过,他随即补充一句:“等第一卷连载完,后续内容的稿酬我们再重新商议。”

  眼下这个结果,林嘉竣早就猜想过,对于《明报》的筹码他也曾思考过,可以说事情的发展并没有脱离他的预判。

  现在,金镛的报价甚至比林嘉竣之前的估计还要高出一些,林嘉竣自是欣然接受。

  根据林嘉竣所收集的消息,传闻金镛在稿酬上是比较小气的。

  这一次,金镛对自己一个新人能开出千字三百的价格,想来已是对方最大的诚意了。

  所以,对这个报价,林嘉竣毫不犹豫的应下。

  他相信,等到第一卷内容连载完毕,后续内容的定价主动权,必然会转到自己手中。

  第一次接触,双方都保持着谨慎和克制,只定下小说第一卷的稿酬,这同时符合双方各自的利益。

  “林先生爽快,那我叫人安排合同。”

  金镛对林嘉竣的干脆利索很是满意,立即安排人去拟定合同。

  “对了,林先生,不知你给这部书起的名字叫什么?”

  等待合同的间隙,金镛问起书名,心中暗忖:“也许需要我来帮忙取一个名字。”

  林嘉竣莫名笑了笑,淡淡回道:“人点烛,鬼吹灯,这部小说,我取名为《鬼吹灯》。”

  “好好好,好一个‘鬼吹灯’!”一听到这个答案,金镛情不自禁高声连道三声好,显然对林嘉竣所起的书名极为满意。

  外间,《明报》的工作人员罕见金镛如此失态,目光纷纷被吸引过来。

  金镛仿若未觉,继续抒发胸臆:“杜工部诗云:山鬼吹灯灭,厨人语夜阑;‘鬼吹灯’三个字,用在这部小说上再贴切不过了。”

  “那当然,超两千万图书销量,还有几十亿播放量的认证。”林嘉竣在心中默默的回应一句。

  不过,见金镛能一句道出书名的出处,林嘉竣对他的文化素养也异常佩服,对方称得上一声大师。

  只可惜,林嘉竣很清楚,他跟金镛将来肯定会是两路人,大概不会有什么私人交情。

  因为,金镛曾经罔顾事实,在自己的书中给一些历史上的负面人物反向洗白,误导了不少读者,包括少年时候的林嘉竣。

  另外,金镛在其中几部小说中,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