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零二章 再埋伏一手_重生创业时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蔡崇新最擅长的就是华尔街的资本路线,所以他加盟阿里的第一件事,就是注册了一个离岸公司,给阿里规划好了一条美元融资路线。

  国内互联网企业,融资一直有两种货币单位。

  有的企业宣布融资,融资披露里,金额用的是人民币,但有的企业用的是美元。

  融人民币的企业,就像许逸阳现在投资藤讯,藤讯注册在深市、没注册离岸公司、标准国内民营企业,自己过去直接用人民币投资它即可。

  具体操作方式很简单,自己打款给藤讯,藤讯变更股份给自己。

  但是,融美元资本的企业,是另外一种操作模式。

  他们首先会在开曼群岛等离岸法区成立一家离岸公司,然后在国内注册分公司,再用离岸公司的主体,去跨国资本手里融美元资本。

  融来的美元放在离岸公司主体内,不受国内外汇政策管控。

  比如,一共融了一千万美元,国内如果分公司的发展需要一百万美元,就把一百万美元结汇进来换成人民币,剩下九百万还放在离岸公司,哪里需要去哪里。

  将来做大之后,离岸公司的资本架构,也能很大程度上避税。

  而且,这样的架构还有一个好处:更方便拓展海外市场。

  如果是人民币架构的企业,出海发展的第一个困难是美元不足,毕竟外汇管制的政策是宽进严出。

  而且,人民币架构的企业,将来去海外上市也很困难。

  所以就算一家企业,初创的时候是人民币架构,但后期做大、为了走海外路线,也会在某个时期成立离岸公司、引入海外资本。

  后世的BTA以及绝大部分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,都采用了这样的路线。

  蔡崇新一上来就注册离岸公司,也证明从最开始,阿里就准备走美元资本路线、拿海外资本的投资。

  而蔡崇新也不负众望,阿里九月份正式成立之后,他就帮助阿里搞定了高盛的500万美元融资。

  至于蔡崇新为什么能搞定高盛的投资,这件事许逸阳也有所耳闻。

  蔡崇新1999年在摩根士丹利工作的时候,一次在台北到纽约的飞机上,偶然认识了高盛资本的华裔高管林夏茹,建立了朋友关系。

  正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,蔡崇新在阿里创业之初,就找到林夏茹运作投资的事情。

  1999年9月,林夏茹在蔡崇新的牵线搭桥下,去杭城见了马老板。

  随后,她决定投资阿里五百万美元。

  而作为回报,她要了阿里50万股,也就是50%的股份。

  也就是说,阿里此时的估值,是一千万美元。

  天使轮给出50%的股份,听起来很夸张、会让很多人听到就大叫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。

  但遗憾的是,这都是真的,这就是马老板的真实操作。

  所以相比藤讯天使轮出让了40%,马老板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