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诉衷肠泾渭之约_泾渭情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赴洛南,一探究竟,再做定夺。”

  南宫静女点了点头,心中甚慰,虽然从自己登基以来天灾人祸不断,好在上天并未做绝,还有这么一帮忠心耿耿,才智超群的朝臣辅佐自己:“户部这次秋收收上来多少银子?”

  户部尚书:“启奏陛下,若老臣没有记错,截止到昨日户部一共收到各地税银合计三百一十五万两,粮食一百八十五万石,绢布三千五百匹;实际金额照比这个数字只多不少,还有一些偏远郡县的税银在进京的路上,陛下登基这三年虽有天灾作祟,好在陛下圣明,减免了全国各地的赋税,令百姓休养生息,历时三年终见成效,今年的税收非常可观,随着淮南陆续恢复,明年的税收会更上一层楼!”

  南宫静女:“目前民间的米价是多少?”

  户部尚书不假思索地回道:“回陛下,京城京畿地带的米价要八百文每石,淮阳,浙广,闽南等鱼米之乡的米价要便宜些,大概四百文每石,其余郡县在六百文左右。”

  南宫静女对这位户部尚书非常满意,想了想回道:“国库内可有余粮?”

  户部尚书:“不算今年的进项,国库囤积粮在三百五十万石左右,足够朝廷的开销。”

  南宫静女:“如此,将这今年的新米充盈国库用作储备,再从粮仓中调拨二百万石发放到京城京畿地带的皇字号米庄,价格按照每石六百文售卖,朕再拨给你四十万两白银,你到淮南去给朕买上一百万石粮食回来。”

  户部尚书沉吟片刻,回道:“陛下……陛下这一手低买高卖虽然是生钱的法子,但是以京城的位置来看,此去粮食产地路途较远,这一路上算上人员口粮,牲口的嚼头,一来一返基本上就没有收益了。”

  南宫静女轻笑道:“朕省得,若是这个法子能发家,想必天下早就没有穷人了。只是国库中的粮食储备都是三年以上的陈米了,再存放下去怕是要发霉生虫,不如放出去一部分让百姓们也享受一些实惠,虽然是陈米,但价格相对便宜也不算与民争利,而淮南刚刚遭灾,百姓们置办家当需要的不是大米而是银子,朝廷拿出一部分银子来收米,即解决了国库的储备,也能让淮南的百姓减轻压力。”

  户部尚书听完,恍然大悟,目露敬佩:“陛下高瞻远瞩,为国为民,老臣钦佩不已。”

  南宫静女:“工部。”

  工部尚书:“臣在。”

  南宫静女:“朕且问你,若朕要在洛川之南修建一道绵延百里甚至是千里的防御工事,需要多少银子?”

  工部尚书愣了愣,谨慎地答道:“启奏陛下……具体数字臣也不好估量,需要回到工部后让人具体算算,不过即便是有银子……此事也绝非朝夕可成,至少今年是不行了。现下已是十月,臣带人赶去洛南至少也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