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折 率土之滨 段三五 祥瑞_乌纱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桌案,摆放了香炉,焚香烧烛,还有牛羊头等祭品,以便让天书送到这里来。

  众官不明所以,一肚子疑虑,不知道朝廷里有些人又想捣鼓什么玩意。从黄河里捞出石头或者其他什么东西,说是天示,并不罕见,刘邦、武则天等人都干过这事儿正史上记载是这些人出身就有祥云,成大事时也有各种天兆,比如黄河里捞出来石头等等。

  但是,大明庙堂上的人又不是读死书的傻子,他们看史书,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:什么天兆这些玄虚玩意,恐怕都是人们为了制造舆情而故意为之。

  那么这次黄河里捞出块骨头,是不是也预示着新的一场政治图谋?众人不明所以,只待静观变化。

  大家在肚子里胡思乱想,但是谁也不能说出来,否则就会被别人站在天道的高度给予无情的驳斥。

  两个皂隶小心翼翼地抬着瓦罐走到午门楼下,将东西搁置在桌案上。内阁大臣张问和顾秉镰先拜了几拜,走上前去观看那甲骨,只见上面写的文字模糊不清,而且是甲骨文,根本就不认识。

  张问遂对众官说道:甲骨上刻着上古文字,有谁对此有考究,上来看看是什么字。

  新旧两党的官员都有人上去看,因为大家都不想被蒙在鼓里糊弄。大伙儿围着那块骨头看了半天,没看出是什么字虽然朝里的官员都是科举出来的饱儒之士,但是这种上古文字早就失传了,简单的象形字体还大概猜得出来,一旦复杂的字就完全摸不着门路。

  是什么字,大家都不知道,但是总算看出来一点:这骨头和上面的字的确有些年头了,不像是临时弄出来糊弄人的东西。

  一个花白胡须的红袍官儿拿着一个放大镜仔细看了一会,说道:什么字老夫不认识,但是老夫对古董有些鉴定经验,这块骨头,的确有千年以上的来历了。

  老头说了这句话,众人又眼见为实,这才松了一口气:既然不是临时弄出来的东西,那自然就不是预谋。

  没人认识,张问只好叫人墨拓之后把骨头收入大库。

  就在这时,一个青年官员说道:既是天道,我等凡人不能解读,岂不辜负了上天的警示?我等应该尽力解读出来才对。

  有人说道:可大伙儿都不认识,不知道上面写得什么。

  又有人道:这一个字有飘渺之感,可能是风字,三个字有波光荡漾之意,可能是水字这四个字应该是风调雨顺?

  众人听罢纷纷附和,都大拍马屁,说是朝政清明、敬畏天地,上天很满意,这才降下祥瑞。

  那青年官员摇摇头道:既然不能解读,万万不可枉度天意。下官听说大隆福寺的空灵大师对上古文字颇有研究,不如把墨拓拿到寺庙里,让大师解答天意如何?

  礼部左侍郎周治学立刻反对道:这块甲骨从黄河里打捞出来,不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